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新能源汽车的低能耗、低成本用车体验给“真香”了,但可以看到,当前的市场,依然是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各占据接近一半市场的态势。
很多还在犹豫观望,或者依然选择燃油车的人,之所以会纠结,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于续航的顾虑。
一般而言,为了给用户一个参考,各大车企都会标出一台车、具体到哪个款型的续航水平如何。
而这种续航的标定,主要有三种标准:
NEDC工况、CLTC工况、WLTC工况。
首先来说说NEDC工况。
事实上,这是一种上个20世纪80年代就发布的一种测试标准,主要是在关闭空调、大灯等电器设备且无额外负载的情况下,在20-30℃的恒温环境中进行循环测试。
可以说,整体上,这是一种基于比较理想化的路况环境的测试模式,有点脱离现实。
甚至最开始,它的用途还是用于燃油车的排放测试,车电车续航,只能说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一台车在真实道路中的续航水平如何,除此之外,这套测试标准从1997年以来就没有更新迭代了,放到现在来看,的确所测试出的数据多少有点不够精准。
所谓“WLTC”工况,即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这是欧美日等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联合制定的测试标准,最早发布时间为2016年,而WLTC工况的测试方法,就比较贴近真实道路数据了,在WLTC工况下进行测试的车型,会对其空气动力学、车身重量以及温度环境等因素都有所规定,同时在测试之际,还需要开启空调、大灯等设备,这种比较贴合我们日常生活数据的驾驶风格,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但考虑到这是由国际制定的测试方案,不一定能完全适配中国市场的路况环境。
因此,CLTC工况,即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诞生了,据悉,这一测试工况是建立在中国多个主要城市+海量交通数据而定制,具体的测试标准与循环,将被分为中低速、高速、三种,并且对空调状态,环境因素以及整车的重量,都一定程度上被纳入了“CLTC”工况下的测试标准之中。因此,CLTC工况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作用。
当然,谈论一台车的真实续航,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除了环境、温度、路况等因素,驾驶者个人的驾驶风格、电池衰减以及能量密度等因素,均会成为影响一台车的关键因素。
为了让消费者尽可能真实的了解到一台车的续航能力,除了对官方给到的NEDC、WLTC、CLTC等工况下的续航表现进行综合考量与验证,还有不少专业的机构也会对新能源汽车在比较极限状态下的续航能力进行测试,同时网上还有不少对于一台车真实续航能力的测评,简而言之,选新能源汽车还是得“多看,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