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比亚迪王朝网在广州正式推出第二代秦PLUS DM-i与EV车型,同时同步上市秦L EV系列车型,覆盖8万至13万元区间,试图以“入门即高配”的策略,重新定义该级别市场的价值标杆。
具体来看,第二代秦PLUS推出了三款“进取型”版本,包括插电混动版的DM-i 128KM车型,以及纯电版的EV 420KM和510KM车型,售价区间为7.98万-9.98万元。而定位更高的秦L EV则推出三款配置,价格从10.98万元延伸至12.98万元,其中顶配版本被命名为“云辇型”,首次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下放至这一级别。
从市场基础来看,秦PLUS系列已累计销售超150万辆,不仅是近两年的家轿销量冠军,也成功改写了A级车市场长期被合资品牌主导的格局。此次更新,可以看作是对产品力的又一次集中强化。
在核心性能方面,第二代秦PLUS DM-i 128KM版本强调“日常可当纯电车使用”,一次充电可覆盖多数用户一周通勤需求,NEDC亏电油耗低至2.69L/100km。而秦PLUS EV则搭载刀片电池与八合一电驱,配合宽温域热泵系统,提升低温环境下的续航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宣布将通过OTA方式,为已售出的第五代DM技术车型推送超20项功能更新,覆盖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体验,这也让现有用户同步获得技术升级。
配置层面,第二代秦PLUS全系新增怀挡设计,并标配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NFC钥匙、车载ETC、智能语音及VTOL移动电站等功能,试图在实用与智能之间取得平衡。
秦L EV则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与配置维度。车身尺寸达到4830×1900×1490mm,轴距2820mm,后排腿部空间与储物能力显著提升。除标配65L前备箱与460L后备箱外,其“云辇型”更搭载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并配备红色专属卡钳、2+1屏幕组合(中控屏+液晶仪表+W-HUD)及主副驾电动座椅等。

即使是秦L EV的入门版本,也配备了后驱布局、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及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三目版与智能座舱高阶版,试图以“科技平权”吸引年轻消费者。
动力系统上,秦L EV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百公里最低电耗10.8kWh,云辇版CLTC续航545公里,30%-80%快充时间为24分钟。